




紅軍之所以稱為紅軍,是南昌起義10個月以后的事。1928年4月間,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和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此后不久的5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央通告》,規定“在割據區域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為紅軍……”至此,“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就成了“紅軍第四軍”。值得注意的是,有了第四軍,前面還有沒有第一、二、三軍?后面還有沒有第五、六、七、N軍?當時還不清楚。福建文史專家傅柒生在《軍魂》一書中解釋說,因為南昌起義的主體來自于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這支部隊“北伐”時期戰功赫赫,被譽為“鐵軍”,朱、毛部隊沿用“鐵軍”番號,表明繼承“鐵軍”的傳統基因。發揚“鐵軍”優良的戰斗作風,是紅四軍戰斗力旺盛的精神基礎。
沖鋒:進攻的部隊向敵人迅猛前進,用沖鋒槍、手榴彈、刺刀等和敵人進行戰斗。
紀念性銅雕景觀是城市銅雕景觀的骨干和代表,是各國度、各時代不可或缺的,是歷史的化身和體現。他們表彰和謳歌著那些在歷史上對國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貢獻和業績的人物,銘刻和紀念那些在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從內涵上,銅雕表達了當時的統治階層的觀念和思想,滲透著時代的氣息和脈搏。